3、手術療法
對腎,輸尿管結石直徑大于1厘米,膀胱結石大于2厘米,有明顯梗阻,腎功能減退,結石表面粗糙或稱多角形,中藥治療無效者,應行手術治療。
預防與保健
1、多飲水。每日飲水2000毫升左右,可增加尿量,沖洗尿路,稀釋尿鹽濃度,減少沉淀。
2、防治感染。一旦出現感染,應積極治療。
3、多活動。位于腎盂輸尿管結石,應增強運動,諸如跳躍,跑步,打球等,可促使結石下移,配合其他療法,有助于排石。
二、膽結石(肝內膽管結石、膽總管結石、膽囊結石)
臨床表現
腹痛多發生在劍突下和右上腹部,陣發性劇烈刀割樣絞痛,常向右后肩背部放射,同時有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如果膽管內結石不能順利的排入腸道,繼續阻塞膽管,將會導致膽管內的炎癥感染。同時膽管內壓升高,膽道內的細菌將會逆行擴散,致病菌和毒素通過肝竇到肝靜脈中,再向上逆行進入體循環內引起全身感染中毒癥狀,如寒戰和高熱等等。如果膽道被結石完全阻塞,則既有可能發生急性化膿性膽管炎,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疾病,如果治療不及時,將會導致患者在短期內死亡。由于膽汁不能流入腸道,從而會在梗阻1-2日后出現黃疸、尿色變黃、便色發白。這種梗阻性黃疸如長期未愈,會帶來慢性膽汁淤積性肝硬變,最終還會出現門靜脈高壓癥。許多肝外膽管結石病人的絞痛和黃疸常在發作一周左右緩解,這是因為結石阻塞膽管后膽管擴張,使嵌塞的結石能夠有所松動,或是排入腸道。但是如果不能徹底解決患者產生結石的內在原因,如膽道感染、膽道狹窄、膽道畸形等等,在不久上述癥狀仍復發。患者的劍突下和右上腹部深壓痛,有時又上腹部也會觸及腫大的膽囊。
鑒別診斷
1、膽囊炎,膽結石:持續性,陣發性的中,右上腹疼痛,常向右側肩背部放射,長年發熱,無血尿,B超,膽道造影可明確診斷。
2、急性闌尾炎:可見轉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壓痛明顯,伴有反跳痛,肌緊張等撫摸刺激征。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升高。
3、腎結核:常有結核病史,多表現為終末血尿,伴有尿急,尿痛,尿頻等尿路刺激癥狀,尿液沉淀作直接涂片或作結核菌培養,可查到結核桿菌,排泄性或逆行性尿路造影可發現結核病灶而明確診斷。
4、腎腫瘤:無痛性間歇性肉眼血尿是本病的重要特點,部分病例有持續性腰部疼痛,B超,CT等可明確診斷。
|
郵箱:webmaster@vdolady.com 歡迎批評指正 鄭重聲明: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備090052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