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子宮頸癌流行年輕化、城市化
中國婦產科在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東南亞、南美洲和非洲,子宮頸癌的發病率最高。我國子宮頸癌的發病情況如何?
曹澤毅教授:子宮頸癌是一種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如果除外乳腺癌,其在我國婦科腫瘤發病率排序中居首位。就全球范圍而言,包括發達國家,子宮頸癌也是發病率較高的婦科腫瘤之一。
今年初,衛生部公布了最新的公民死因調查報告。根據這一報告的結果,無論城鄉,癌癥已成為我國居民第二位死因,在某些城市惡性腫瘤占總死因的第一位。在婦科腫瘤中,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而子宮頸癌是發病率最高的腫瘤,這一情況始終沒有大的變化。據估計,每年我國約13.5萬婦女新發子宮頸癌,死亡5.3萬,新發病例數約占全世界的30%。
中國婦產科在線:子宮頸癌的發病率最高,其流行病學趨勢近年來是否有變化?
曹澤毅教授:實際上,我國子宮頸癌的防治成績是非常突出的。據衛生部資料,子宮頸癌是我國癌癥死亡率下降最快的惡性腫瘤,這與我國婦產科醫生開展了大量有效的防治工作分不開的。但是,總發病率的下降趨勢,并不能掩蓋子宮頸癌對我國婦女健康危害的嚴重性。近年來,子宮頸癌的發病呈現兩個新的趨勢:年輕化和城市化。
特點一,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子宮頸癌發病人群年輕化速度更快。至少在20年前,子宮頸癌的發病年齡一般都在50歲左右,因為在50~60歲婦女處于更年期,是子宮頸癌發病的高峰年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資料顯示,35歲以下的子宮頸癌發病率在10年間由5%上升到10%。這很可能跟中國人今年來的生活方式變化有關,尤其是年輕婦女的性觀念改變關系密切。
特點二,城市化,尤其是“白領”發病越來越多。以前子宮頸癌發病率在農村等不發達地區較高,但現在向發達地區蔓延,在非農村婦女、高文化層次的白領女性中發病率快速升高。這很可能與這部分人群不了解子宮頸癌的發病危險因素,無意中造成多重HPV感染,而且與不及時體檢、缺乏預防觀念有關。
防治子宮頸癌做到“三早”才能實現“一好”
中國婦產科在線:最近的一些新聞事件如羅京死于癌癥等的報道,加深了人們對癌癥的恐懼。子宮頸癌發病的危險因素是什么?
曹澤毅教授:的確,無論是最近死于淋巴瘤的羅京還是6年前死于子宮頸癌的梅艷芳,這些明星死亡事件都把癌癥的預防問題擺在公眾面前。我們可以這樣認識子宮頸癌:它雖然是發病率最高的婦科惡性腫瘤,但是也是最有希望被控制和消滅的癌癥——因為子宮頸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確的癌癥。
研究顯示,子宮頸癌的發生與三方面因素相關:第一,目前已經明確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如HPV16、18型等,與子宮頸癌發病直接相關。實際上,HPV感染是一個極其常見的現象,70%~80%的婦女都會感染HPV,但97%以上的婦女在感染HPV1年左右,只要其免疫功能良好,病毒都會被自行清除,除非其免疫力下降或性格等因素影響造成下降,才可能發生進一步的病變。第二,有較早性行為、多個性伴侶的女性,發生子宮頸癌的風險高。與成年女性相比,未成年少女的子宮和內分泌系統的發育不完善,子宮頸的自我保護能力還不強,因為易感染HPV的解剖部分很容易暴露于陰道,這是未成年少女易發生子宮頸癌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多性伴侶的女性,如果男方性生活,或者不注重外生殖器的清潔衛生,會大大增加子宮頸癌發病的危險。如前妻有宮頸癌病史的男性,其第二任妻子患宮頸癌的風險將高3~6倍。第三,經濟和衛生狀況差的女性也是發病的高危人群。
|
郵箱:webmaster@vdolady.com 歡迎批評指正 鄭重聲明: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備090052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