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名詞:閃離
登記結婚幾小時后吵著要離婚
故事:
“我們要離婚。”前段時間,在芙蓉區婚登處來了一對小兩口,二話不說直奔離婚登記處。“怎么這么急啊?”“我們一刻也過不下去了。”小兩口都對對方怒目而視。
工作人員看著眼前的這對很眼熟,拿過雙方的結婚證一看,竟然是上午剛來登記結婚的。上午,小兩口牽著手甜甜蜜蜜地來登記結婚,而幾個時辰后兩人竟吵鬧著來打離婚證。
“是什么事要離婚啊?”斷斷續續的回答中,工作人員了解到兩口子竟然為了買家具的顏色而吵了起來。最后升級說兩人興趣不相投,性格不合,再到感情不和。最后就吵著要離婚了。
觀察兩人的表情,工作人員發現兩人賭氣的成分居多,于是十分巧妙地告訴他倆:“上午剛登記結婚的數據,還在內部網絡中傳送,無法馬上登記離婚,如果真要離婚也得等第二天再來。”
第二天,這對夫妻沒再來登記離婚,估計是和好了。
分析:
閃婚兩字不稀奇,2009年,“閃離”比閃婚兩字更耀眼。幾個時辰就閃離,這為民政部門的人造成一定的困惑。長沙民政局基政處處長周義中說,長沙婚登處的工作人員,遇到這種難題,就以“技術操作”為借口,進行拖延,以此給當事雙方一段理性考慮的時間。
閃婚閃離成為當下婚姻大軍中的一個共同的病癥。一組數據讓人觸目驚心:2006年,北京共有24952對夫妻辦理離婚登記,其中有五分之一婚姻關系維持不到三年;三分之一在結婚五年內離婚;結婚不到一年就離婚的有970對,有52對離婚的夫妻結婚還不到一個月。在這些離婚夫妻中,“80后”占了相當大的比例。而調查涉及的“80后”離婚案件中,有90%的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來自長沙一家律師事務所的數據也顯示,“80后”委托離婚或咨詢離婚的案例明顯增多。
有些小兩口結婚僅一年,就因為鍋碗瓢盆、油鹽醬醋、家長里短等小事打得不可開交,直至鬧離婚。缺乏忍讓和寬容,成為這些人群離婚的主要原因。
|
郵箱:webmaster@vdolady.com 歡迎批評指正 鄭重聲明: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備090052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