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HPV與宮頸癌
很多婦女朋友誤以為,人乳頭狀瘤病毒(又稱HPV)呈陽性,便是宮頸癌的癌前病變。其實并非如此,HPV也分為很多類型,應該區別對待。
一般來說,生殖道感染HPV,最常見的有6型、11型、16型、18型。其中HPV6型和HPV11型,經常感染于外陰、肛門、陰道等部位,屬于低危型,它們在濕疣或宮頸上皮內低度病變的婦女中較為常見,但與宮頸癌變并無明顯關聯。
HPV16型和HPV18型,屬于高危型。來自世界各國的宮頸癌組織標本研究發現,HPV16型和HPV18型在宮頸癌患者中的感染率最高,其中HPV16型占50%,HPV18型占14%,HPV45型占8%,HPV31型占5%,其余類型的HPV占23%。
從感染的人群來看,全世界范圍內HPV16型和HPV18型感染非常普遍,沒有明顯的地區差異。其他的HPV類型則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差異,比如我國HPV感染患者中HPV52型和HPV58型患者檢出率相對較高,而HPV45型在非洲西部宮頸癌組織中很常見,至于HPV39型和HPV59型,則僅在美洲中部和南部的宮頸癌組織中出現。
感染HPV≠患宮頸癌
女性患宮頸癌,是子宮頸被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所致。雖然宮頸癌與HPV之間存在著相關聯系,但并非所有感染了HPV的女性都會患上宮頸癌。
日常生活中,凡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有可能通過性接觸將HPV帶到生殖道內。數據顯示:60%至70%的女性一生中都感染過HPV,但這種感染通常是一過性的,即在一兩年之內病毒就會自然消失。大多數女性體內的免疫系統,可把進入體內的HPV消滅掉,只有少數免疫機能較弱的女性,無法消滅進入體內的HPV,導致HPV持續感染,但這個過程大約需要8至12年時間,才可能發展成為宮頸癌。
臨床發現,宮頸癌患者差不多都是三十歲以上的婦女,所以,有性生活的女性可以在三十歲以后開始進行HPV-DNA檢查。如檢查結果為陰性,說明沒有被HPV感染,且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有患宮頸癌的危險,建議每隔三年再做此項檢查;如檢查結果為陽性,也不一定就會發展成為宮頸癌,因為體內的免疫系統可能將病毒消滅掉,所以感染者還應再做個宮頸涂片檢查,如巴氏涂片或TCT,看看目前有沒有異常的宮頸細胞,如沒有建議每年復查,一旦發現異?蛇M行及時治療,將宮頸癌消滅在萌芽狀態。
哪些人群更易感染
HPV感染率的高低,主要取決于人群的年齡和性行為習慣。許多研究發現:性活躍的年輕婦女,HPV感染率最高,且高峰年齡在18至28歲。大多數HPV感染可在短期內消失,機體通過自身免疫系統使病毒逐漸清除。尤其是低危型的HPV,一般持續18個月后就會被機體清除。但對于少數高危型的HPV感染,研究認為其感染的高峰年齡為20至30歲,這一年齡階段的HPV感染者中,約有25%至30%為高危型感染者;此后隨著年齡增長感染率逐漸下降,35歲以后感染的HPV患者中,僅5%至10%為高危型持續感染狀態。
|
郵箱:webmaster@vdolady.com 歡迎批評指正 鄭重聲明: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備090052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