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的女性朋友們除了尋求醫生的診治之外,平日的自我調理亦很重要,自我調理的原則在于改善體質、增加身體的抵抗力。針對這一點,必須在日常生活上注意要有規律的生活、適度的運動、均衡的營養、充足的睡眠以及愉悅的心情。說起來簡單,您做到了嗎?
痛經的飲食
痛經的飲食及營養療法:
痛經以腰腳酸痛、腹部抽痛、RF脹、抽痛為主的人,平日應攝食富含維他命B1、B2的食物,如:糙米、胚芽米、肝臟、杏仁、乳制品等等,或以合利他命F供作B1、B2的補充。而平日有骨盆腔充血,經來下腹zg卵巢部位疼痛的人,則建議多攝取富含維他命C、E的食物,如:黃、綠色蔬菜、橙子、檸檬、核桃、杏仁、小麥胚芽等以改善骨盆腔的血液循環,緩解骨盆腔充血的疼痛。
至于經來時整個腹部都痛的人,則平日尤直注意飲食及營養,少食生冷油膩,可以維他命B群、酸奶、表飛鳴等調理腸胃。因貧血而引起痛經的人,經來時多有頭暈或兼耳鳴、腹痛綿綿,則可以補充鐵劑、深綠色蔬菜或偶爾喝一些白蘭地酒,痛經可以逐漸改善。
凡在經期前后或行經期間,出現小腹及腰部疼痛和其它全身不適,以致影響工作及生活的,稱之謂痛經,亦稱經行腹痛。隨月經周期性發作,為痛經的主要臨床表現特點。
痛經分類
痛經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原發性痛經一般無需特殊治療,一般以熱敷為主,嚴重時可以服用止痛劑。
繼發性痛經,是指生殖器官有器質性病變者。此種痛經常發生于生殖器官有病變后,初潮后一段時間無痛經。比如:zg內膜異位癥、zg腺肌癥、zg肌瘤、zg內膜息肉、zg腔粘連、殘角zg、盆腔炎癥(急性、慢性)、zg頸狹窄、處女膜無孔、YD橫隔。
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完整的病史,發病年齡、病情進展、病的性質、伴發癥狀等有助于鑒別診斷。婦科檢查無陽性體征為診斷原發性痛經的關鍵,但繼發性痛經的病變早期可無陽性體征。超聲、zg輸卵管造影、宮腔鏡可了解zg及附件情況;腹腔鏡可直視盆腔的病變,且可做活組織檢查。建議您最好到醫院做一下相關的婦科檢查。明確病因后再針對性治療。
|
郵箱:[email protected] 歡迎批評指正 鄭重聲明: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備090052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