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關石塔
昭關石塔
這是一座元代建造的過街石塔。據專家考證,為元武宗海山皇帝命建造元大都白塔寺工匠劉高主持建造。石塔塔基的東西兩面都刻有“昭關”兩個字,故稱“昭關石塔”,也有人稱之觀音洞喇嘛塔或瓶塔。昭關石塔高約5米,分為塔座、塔身、塔頸、十三天、塔頂五部分,全部用青石分段雕成。
昭關石塔塔座分為兩層,以“亞”字疊澀法鑿成,塔座上有一個復蓮座,塔身偏圓,呈瓶狀。再向上是亞字形塔頸,又有一個復蓮花座,再上面是十三天和仰蓮瓣座,仰蓮瓣座上有法輪,法輪背部刻有八寶飾紋,塔頂呈瓶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重修工程中的重大發現:在石塔的塔心室里,意外地發現了兩個“曼荼羅”。這兩個銅片上的曼荼羅共有九個觀音和九個黃財神菩薩,那九個黃財神菩薩手中還抓了九只吐寶鼠。在佛教里面,老鼠是看守金庫的,抓住了金庫的門衛也就是抓到了錢財,抓到了發財的機會。在昭關石塔里發現的這兩個元代曼荼羅,在國內實屬罕見。有關專家據此認為,應將昭關石塔和曼荼羅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按照佛教的解釋,塔就是佛,所以我們從塔下的券門經過就是禮佛,是對佛的頂禮膜拜。元代藏傳佛教盛行,煞費苦心地建造了這么一座過街石塔,可見當權者用心之良苦。除鎮江西津渡古街這座過街石塔外,元代還在北京南口、居庸關、盧溝橋等地建造有過街石塔。可惜現在居庸關石塔僅存塔基部分,南口和盧溝橋過街石塔早已不見蹤影。
昭關石塔現為省文物保護單位。據國家文物局古建筑專家組組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羅哲文等全國六位知名專家考古鑒定,一致認為昭關石塔是我國惟一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過街石塔。
|
郵箱:[email protected] 歡迎批評指正 鄭重聲明: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備090052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