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是女性的一種生理現象。但是,很多女性在月經周期中有著明顯的心理變化造成行為和情緒方面的變化,月經也因此構成了一個重大生活事件,成為心理危機的重要來源。尤其在月經前期和行經期,精神跟身體一起混亂的人會更多。
其實,月經前常見的某種程度的情緒變化,對大多數女性來說是一種生理性改變,其本人不覺得有什么痛苦。但對一些有比較嚴重的精神和軀體癥狀的女人及丈夫來說,其反復出現往往成為苦惱的問題。這些特殊的癥狀,在醫學上叫作“經前期緊張癥”,又稱為“經前綜合癥”。通常于月經前10~14日開始,月經前達到頂點,行經后很快消失。開始表現為輕度抑郁或不安,后有頭痛、失眠、情緒不穩、焦慮煩躁,易激惹,易發生沖動和攻擊行為甚至暴力,思想集中困難、疲勞倦怠、人格解體等。有的伴有乳房脹痛、關節痛、背痛、腹脹、下腹痛、惡心嘔吐等。少數出現性欲亢進,行為不檢點,貪食,口渴等。女性自殺也多出現于經前期。原來就有神經癥或情緒不穩定的婦女,發生上述癥狀者較為多見。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現在還沒有定論。不過,醫生們普遍認為與經前期體內內分泌變化有關。另外,也受到一些其它因素的影響,如:勞累,精神刺激,睡眠不良,飲酒過度,伴發軀體疾病等。
經前不適雖不屬于嚴重的婦科疾病,也非重性精神疾病,但對女性心身健康、家庭生活,甚至人際關系等,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因此,有經前不適的女性,一方面要積極治療軀體不適,如改善或消除面部虛腫,乳房脹痛,手指、腳踝甚至全身浮腫,治療心緒不良;另一方面要采取綜合措施進行預防。比如,丈夫要給予妻子更多的容忍和關懷,分擔妻子的家務和對孩子的照管,特別是經前期,切勿針鋒相對,以免加劇其不適。家庭成員(包括子女)都應關心她的生活,體諒她的痛苦,不頂不撞不增加麻煩。同事也要給予必要的理解、關心和照顧。婦女自身要正確對待自己的經前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注意休息,克制自己的情緒,寬讓別人,必要時按醫囑服用藥物。
月經不可怕,一定要正確認識,以良好的心態來對待,面對工作生活更積極,這樣就能快樂地月經,過上美好的生活。
|
郵箱:[email protected] 歡迎批評指正 鄭重聲明: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備090052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