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Prada的時尚女魔頭》中,無論是書的封面,還是電影的海報,都采用了一只高高在上的高跟鞋--這正說明了高跟鞋的形象與權力的緊密關系。西方社會學家認為,高跟和絲綢一樣,代表的是有閑階級和布爾喬亞的趣味,也就是說,高跟鞋意味著財富、地位和權威。
在歷史上,高跟鞋并不是女性的專利,從中世紀歐洲的國王到偉大的軍事家拿破侖腳上必踩著高跟鞋。高跟鞋增加的不僅是人的“物理高度”,更多的是權威性和別人的尊重。而選擇高跟鞋的女性,意味著她們對權力的渴望,以及對周圍人的威脅。以冷酷出名的維多利亞對高跟鞋的瘋狂人所共知,在她的概念里,沒有最高,只要更高。就連帶幾個活潑頑皮的小男孩上學,都要踩著一雙高到登天的高跟鞋,她還曾被拍得踩著高得嚇死人的高跟鞋抱著一歲不到的小兒子的驚險場景。
時尚,折射社會狀態的一面鏡子
2007的春夏時裝秀。伴隨著上世紀80年代麥當娜的名曲《Likeavirgin》,Dolce&Gabbana的T臺為時尚界80年代的復古風揭開了序幕。3年之后,Dolce&Gabbana終于如愿以償,邀請到擁有意大利血統的麥當娜出鏡2010年的最新廣告大片。兩位設計師感嘆道:“這就像美夢成真的夢幻感覺!”
緊接著,MarcJacobs、AlexanderMcQueen、StellaMcCartney、JilSander等的設計系列讓這股80年代復古風吹得更猛更烈。即使從來不看時尚雜志,也能強烈感受到這股氣息的肆意蔓延:強勢墊肩裝、權力西裝、高聳入云的搖滾發髻、火焰般的紅唇、夸張的金屬鉚釘、大尺寸的手表、越來越高的高跟鞋……它們如影隨形般出現在T臺上、影視劇里、廣告大片中,以及每一個你走過的街頭。
MarcJacobs在2009年2月的紐約時裝周上再一次復活了墊肩裝,突現了當前經濟弱勢下女性的從容自信;而另一方面,MarcJacobs的整個系列宛如一個“夜店俱樂部”,彌漫著紙醉金迷和迷幻奢華的味道。
權力著裝回來了,或許在當下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人們渴望展示自信和自強不息,才會如此懷念追求物質至上、紙醉金迷的1980年代。
低迷的經濟究竟和奢侈品有沒有關聯?事實說明一切:LVMH集團、Hermès、Chanel等奢侈品領軍品牌不僅沒有因為經濟危機的打擊而節節敗退,銷售數字比起經濟危機之前反而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越是讓人家看不起你的時候,越要顯示自己的強大。LadyGaGa那光怪陸離的裝扮盡管惹人非議,但GaGa小姐本人卻也因此賺足了閃光燈和話題。越是失落的環境,越要行動高調以顯示自信,這也許就是這個為什么越是全球經濟寒冷期間,越要把自己打扮得光鮮亮麗的重要原因。
當我們談時尚史的時候,我們談什么
縱觀近一個世紀以來的時尚史,時尚從來不僅是高高在上的單純藝術,它更是一面折射社會狀態的鏡子。當我們談時尚史的時候,一部社會史也栩栩如生的展開。
上世紀20-30年代期間,Chanel一直是時尚革命的先鋒。CocoChanel小姐曾經說過:“一個世界正結束,另一個正開始……我得到一個機會并抓住它。我是這個新世紀的同齡人……對我來講它是為了表達服裝而轉變。”而她所說的新世紀,就是上世紀初歐洲社會急速的資本主義進程以及隨之而來戰亂的頻繁。這個時期的女性,需要解放,從服裝里解放身體。她們需要的不再是款式花俏但行動不便的服裝,而Chanel突出了服裝實用性,精簡的線條、簡約、優雅、黑白,CocoChanel的設計完全是該時代的社會產物。她甚至為自己和廣大歐洲婦女設計了前所未見的運動服。
|
郵箱:[email protected] 歡迎批評指正 鄭重聲明: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備090052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