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寵物被視為都市人的一種時尚行為,成為很多人的精神寄托。丁克族同樣是流傳于上世紀80年代之后,中國夫妻的前衛風潮。時下,這兩種時尚風潮交匯之后產生了一種新的都市生活方式,即都市夫妻用養寵物來替代養育子女,他們的名字被叫做“丁寵族”。
丁克族自上世紀80年代在中國出現。所謂“丁克”族,就是結婚后不養育子女的家庭。但是,很多丁克夫妻卻又想享受為人父母的溫馨與樂趣。于是,在他們看來,為家里增添一個“寵物寶寶”最適合,既不用煩心過多的零碎瑣事,又可以給單調的生活增添一點“調味劑”。作為“丁克族”的升級版,這些擁有固定雙收入、無子女,養了寵物并將其作為家庭一分子的人群,被美其名曰為“丁寵族”。
丁寵替代丁克80后變身狗父母
小熊與媛媛結婚五年,至今沒有養育寶寶。按照他們的計劃,這種二人世界的狀態可能將要維持后半生,至少到目前為止,計劃仍舊沒有被打破。
媛媛告訴記者,她和老公婚前就約定了結婚之后不要孩子來打擾他們的生活。“孩子或許是拖累,我們都有著穩定的職業規劃,知道自己所需,也有明確的方向。孩子的出現,可能會打亂這種平衡。更何況,傳統觀念中的養兒防老,早已不時興了。不但指望不上孩子來養老,反而可能降低現在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媛媛和老公對養育孩子的問題老早就達成了共識,即便雙方父母多次出面干預,但仍舊無法動搖他們的信念。媛媛和小熊,兩人加起來的年收入在30-40萬,現實版的“中產生活”,每年兩次國外度假,他們對這種二人世界很享受。
當然,作為維系二人情感的紐帶,他們家的MARK船長充當了絕對的重要角色。MARK船長是條3歲的蘇格蘭牧羊犬,是在媛媛夫妻婚后兩年加入到他們這個家庭之中的。MARK與媛媛最親,是她一手拉扯大的“兒子”。媛媛總是喜歡在閨蜜面前,親切地將MARK喚作自己的“乖兒子”,幾乎形影不離。而她對MARK的關懷真就如同對待自己的3歲兒子。總到哪里都要惦記MARK有沒有餓著,會不會害怕孤單,這幾天為什么有點神情抑郁。即便外出度假,媛媛仍舊不會忘記給“兒子”帶回來它最喜歡玩的狗骨頭、小零食。媛媛說,MARK就是她家的寶貝,也是她和老公的開心果,每天吃完晚飯,他們便會攜帶著MARK出門遛彎,與小區內其它恩愛的夫妻交流養狗心得。在夫妻二人吵架不開心的時候,機靈的MARK便會搖搖它的大尾巴,或者充當危機中的親善使者,或者轉移雙方的注意力,逗得媛媛破涕為笑。媛媛從來不敢想象沒有MARK的生活將是怎樣一種情形,畢竟這個小家伙已是家里的一個成員,不可或缺。
漫畫《熟女單身日記》的作者熊頓,同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寵物迷,把貓貓狗狗當作自己的寶貝。唯一不同的是至今她還單身著,她也并沒有太多期待未來另外一半有多快出現。“媽媽逼得緊了,我有時就在想,干脆我一個人帶著'小雪'生活算了,有那么個男人真的沒有多大必要,付出的感情未必收得回來,可是'小雪'不同,我給它足夠的愛,它會回報給我更多的愛。”在記者看來,熊頓的骨子里仍舊有一種未來可能成為“丁寵族”的基因。
情感專家蘇芩點評:情感投資的得與失
從積極意義上講。養寵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成年人的控制欲。還給那些“丁克男女”們做父母的“權利”,解決精神滿足感的問題。我們都知道,老年人都喜歡養寵物,而且科學證明,養寵物可以延緩老年人的壽命。這是情感依賴對一個人所產生的積極心理作用。而現代的很多80后丁克夫妻也是一樣,既不愿背負“孩奴”重擔,有需要有個合適的情感發泄對象,那么一個可愛的寵物,肩負起了取代子女來充當他們情感撫慰者的重任。
但從消極方面看,只聽說過“養兒防老”,從沒聽過“養寵防老”。雖然,做“孩奴”的日子很辛苦,但養育子女也算得上是一種情感投資,而子女對于父母最大的反哺之情,則在于晚年時,會給老人更多的情感關慰。所以,很多堅持“丁克”的夫妻覺得養兒養女太辛苦,其實是他們忽略了這份投資回報的屬性。而養寵物雖然從短期來看,是責任輕松義務簡單的,但實際上,當一個人漸漸老去,會發現,寵物終歸還是替代不了后代的屬性。至少從情感投資角度講,這種回報率是極低的。而且,寵物壽命普遍較短,當一對對“丁寵夫妻”送走一個個心愛寵物時,那種情感上的打擊也是不言而喻的。
“丁克”,是一種孩子氣表現。一對夫妻選擇讓孩子遠離自己的婚姻,說明,他們本身還只是個孩子。一個寵物,并不能讓男人女人成長成熟。孩子能夠帶給你的快樂,寵物們,真的給不了!
|
郵箱:webmaster@vdolady.com 歡迎批評指正 鄭重聲明: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備090052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