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既想擴大孩子的活動范圍,又怕孩子惹禍。
有的家長鼓勵孩子找小朋友玩,鼓勵孩子使用剪刀,鼓勵孩子參加多種活動,可是一旦孩子跟小朋友打架,學會了罵人,或者剪破了手指,他們馬上會收起剪刀,關上門,認為還是關在家里讓孩子一個人乖乖地安心,于是他們就企圖用說教來培養(yǎng)孩子尊重別人和相互協(xié)作的好品行,這其實是不能奏效的。因為孩子只有在與同伴的交往中才能從自我中心的"硬殼"中解脫出來,才能了解自我與他人的區(qū)別,了解集體中每個成員應有的權(quán)利和義務,從而培養(yǎng)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理解行為規(guī)范,助人為樂的良好品質(zhì)。
3、既想鼓勵孩子獨立自主,又怕累著孩子。
父母都盼望著孩子快快長大,早早獨立,哺乳期盼著斷奶,會爬了盼著會走,會跑了盼著孩子能獨立自主,早日脫離父母的"臍帶",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可是當孩子真的逐漸獨立,進入反抗期,開始相擺脫父母的控制,背著成人做事,甚至愿意獨處,不愿父母干擾時,父母卻又茫然若失,這種失落感和擔憂感使父母產(chǎn)生一種沖動,想把孩子緊緊抓在手中,于是他們干脆包辦一切,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自己動手,給孩子穿衣、喂飯、系鞋帶、收拾玩具,照顧得無微不至,這種不放手的管理方法,使孩子產(chǎn)生了嚴重的依賴性。其實,要讓孩子獨立,就必須放手讓孩子去闖。
郵箱:webmaster@vdolady.com 歡迎批評指正 鄭重聲明: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備090052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