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已經降臨了!但是南北風俗和氣候相異,在這個特別時期,我們應該吃些什么呢?維度小編小編收集了一些經典食譜,供大家參考!
南方:吃"伏羊"、喝燒酒
俗話說"冬羊夏狗",可見,羊肉應該是寒冬的美食。但在滬郊奉賢的莊行地區,卻有個古來相傳的伏日吃羊的食俗。人們在大伏天,坐在一起,吃著羊肉,喝著燒酒,滿身透汗,這個習俗有點"反季節"的味道,吃得大汗淋漓,可以"發汗排毒"。
而現在,"伏羊"節已被列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已成為滬郊的一個農家旅游活動。
路邊荊煨雞
長沙是我國有名的"火盆"之一。老一輩的人都記得在起伏這天,要用路邊荊燉雞來吃。
路邊荊是一種田間山頭常見的草藥,具有驅風,清熱解毒的功效,路邊荊的根熬水喝可以散寒去毒健腿強身,緩解風濕疼痛。
而雞也不是普通的雞,而是當年剛開叫的小公雞,再放幾片姜,一起燉來吃。
在這天吃了雞湯,能保來年腰腿不痛,風濕不沾,蚊蟲不會叮咬,渾身不會長瘡生毒。
所以,到了臨近起伏的時候,隨處可見小公雞和路邊荊賣,而且現在都學會了"配套銷售"。
"三伏天"吃狗肉
雖然都是在湖南地區,但是株洲湘潭卻流行著"三伏天"吃狗肉,喝狗肉湯的習俗,他們認為這是"以熱治熱"是最好的補虛。因為冬天天氣太冷,補度不到,"三伏天"乘熱補熱,正像給一棵茁壯的樹木施肥,讓他更加強壯。
還有把狗肉的品質和皮色聯系起來的,"一黑,二黃,三花,四白",就是說:黃狗為上,白狗次之,黑狗為下。
|
郵箱:webmaster@vdolady.com 歡迎批評指正 鄭重聲明: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備090052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