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孩子自己的東西做起
要孩子學會物歸原處,應從他自己的東西著手,比如衣服、玩具、鞋子等。首先讓孩子知道這些東西放在哪里,由他自己拿出來,這樣他才知道要放回哪里去。可以在孩子放玩具的收納箱外貼上玩具的圖樣或顏色標記,或者在衣柜外貼上衣服的圖樣,這樣孩子便能清楚了解物品擺放的位置。
給孩子機會
當孩子剛一開始把玩具擺放回去時,可能不會放得很整齊,家長一定要包容這樣的情況,一步一步慢慢引導,不要因為孩子沒放好就責罵,應該先鼓勵他“放”的動作,然后才要求“放好”。聰明的家長不妨花點心思,比如將放玩具的箱子以顏色區分開來,請孩子依顏色把玩具擺放在應有的位置,或是在鞋柜上貼兩個可愛的小腳丫等。
好習慣4自動自發
如果你是個凡事都會幫孩子做好的家長,那就不用期待孩子有一天會自己做好份內的事!要求孩子自動自發的首要之務,就是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親自”完成他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事情,這樣他才不會養成過分的依賴感。
養成妙招
規律的生活作息
要孩子自動自發完成某些事,就要先為他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比如12點吃午飯、下午1點午睡、下午3點玩玩具等。在每件事要進行之前,要先跟孩子預告,比如:“再過5分鐘,我們就要吃飯了。”如果孩子還小,可以用音樂的方式提醒,比如:“聽到音樂向,我們就要收玩具啦!”用這樣的方式讓孩子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日后他才會自動去做下一步的動作。
耐心和鼓勵
這種自動自發的習慣可能從2歲開始培養,一直到孩子五六歲甚至年齡更大時才會成功。在這個過程中,最需要家長耐心的支持與鼓勵。在觀察到孩子自動自發完成某些事之后,就給予口頭鼓勵,甚至累積到某種程度時,也可給孩子一些物品上的獎勵,這些都是增強良好行為的有效方式。
|
郵箱:[email protected] 歡迎批評指正 鄭重聲明: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備090052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