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掃墓是歷年來在世者祭奠親人和烈士的傳統方式,近年里,國家提倡文明祭掃,用鮮花來代替焚燒紙錢和燃放鞭炮的放肆,這看起來低碳環保,卻也讓不少無良商家找到了商機!恰逢清明小長假,網上居然曝光了公墓祭祀鮮花被盜,村民組團偷花專賣的新聞消息,引熱議!
4月5日上午,德陵公墓,前來祭掃的人將供品切開,把花瓣掰碎,避免被別人收走。
4月5日下午,德陵公墓,一女子將墓碑旁的花束收走。
當祭掃者在墓前獻上鮮花果品時,墓園內一角,一名中年男子等待觀望著。待祭掃人離開,這名男子迅速將三輪車開到墓前,收起祭品,離開墓園。隨后,菊花被擺上路邊的祭品攤,以15元一枝的價格吆喝出售。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清明期間,北京非市屬公墓存在盜賣祭品現象。參與盜賣的多是附近村民,組成團伙分工行動。
對于這種情況,公墓管理方解釋稱,這種情況由來已久,盜賣人不好辨認,日常巡視人手不足以控制,管理起來難免掣肘。
曾在北京市殯葬管理部門負責相關工作的黃峭泉透露,目前北京33家市屬經營性墓園均有保安24小時巡邏,盜賣祭品情況幾乎絕跡,然而非市屬公墓在這方面的管理則有待提高。